發表文章

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 著作權聲明 天文攝影原理類 : 天文攝影的數位影像 :          (1): 數位影像與直方圖         (2): 線性、直方圖轉換與拉伸 天文攝影的感光元件 :         (1): 尺寸、成像、視角與採樣         (2): 實現彩色影像         (3): CCD與CMOS         (4): 感光性能與增益、ISO         (5): 滿井電荷         (6): 類比 數位轉換器的bit位數         (7): 讀出噪與增益         (8): 偏壓、紋路與暗電流 CMOS的FPN會因斷電重啟而改變? 了解CCD感光元件的影像瑕疵   天文攝影的相機 :          (上) : 數位相機         (下) : 天文相機 天文攝影的相機設定: 增益/ISO及飽和電荷  天文攝影的信噪比: 決定圖像品質的基石 天文攝影的曝光效率 :         (上): 基本概念         (中): 天體差異 與 口徑、焦比         (下): 完整的信噪比計算 天文 影像處理類 : 深入了解天文攝影預處理 :         (上): 暗場、平場、偏置場的涵義與拍攝         (中): 三場的拍攝與校正的原理         (下): 校正的效果 上手天文攝影預處理與疊合 :          Siril操作示範 彩色篇          Siril操作示範 黑白篇 其他天文相關 :  另類天文攝影: 阿勒泰隕鐵金相 天文攝影的鏡頭: 另類選擇 - 酒紅鏡頭   生活手記 : 新音響功放: TA1101B 與 YDA138  

新音響功放: TA1101B 與 YDA138

圖片
文章列表 ---------- oldmiow 無關天文的生活手記 新音響功放: TA1101B 與 YDA138-E      雖然不是換條導線就能聽出聲音區別的音響狂熱愛好者,但是對音響聲音的素質還是有一定要求。      一開始接觸上的 "音響" 是小學時候聽的收音機,把喇叭的兩條線夾在收音機後就有聲音了,其後則是中學時,家裡買品牌機電腦的時候所送的倆小揚聲器 (喇叭,或稱音箱) 組成的2聲道無源音響,不過這小揚聲器用了幾年後調音量的旋鈕常接觸不良,最後索性是壞了,於是買了套便宜的JS JY-3023 2.1聲道多媒體喇叭 (不到千元新台幣) ,這套音響由一個和功放電路板裝在一起的低音 揚聲器 和兩個獨立可插拔的小衛星揚聲器組成,姑且也算個有源音響,至此才逐漸對音響的組成有了點概念。      音源 (比如電腦的音源孔) 輸出的聲音信號,由於功率而難以直接讓揚聲器有足夠的音量,因此需要一套放大電路,將信號擴大後再給揚聲器發出聲來,負責功率放大的東西就稱為功放或者擴大機,有獨立功放機的音響稱為有源音響,若無獨立的功放機,則意味著功放電路放在了 揚聲器 內,就稱為無源音響。      有了一套有源音響後不久,機緣之下從路邊的家庭廢棄物中抱回了一套兩個 接線破破爛爛的 揚聲器 Philips FB 26/20 ,重新焊好線和接頭並整修一番後,把 JS JY-3023那倆小衛星 揚聲器 給替換了,聽了聲音這才覺得豁然開朗,原來聲音還可以變得如此動聽,如此逐漸對音響的音質有了要求。      上了大學一開始住宿舍,帶了一個小學時候所購,後來被我拆壞了的聲寶收音機所配的 揚聲器 ,由於是睡覺時放在床頭聽的,聲音不能太大,乾脆直接透過手機3.5mm音源孔轉接,不經由功放輸出。後來不住宿舍而在外租屋,於是又帶上了一個 Philips FB 26/20 揚聲器 ,但是筆電的音源輸出功率實在無法推動,所以請朋友幫我做了一套 功放,其採用 LM386晶片。      朋友所做 基於LM386晶片 的功放以我當時的經驗而言,聽不出哪不好,整體而言挺滿意的,也用了幾年,唯一的問題是用的電位器品質不好,轉動時 揚聲器 發出明顯的沙沙聲外,有時候一個聲道還會沒聲音,必須稍微轉動調整才能正常。      最近鑒於 朋友做的LM386功放整機採用 110V交流 電源輸入,

天文攝影的數位影像 (1) : 數位影像與直方圖

圖片
最後修訂時間: 2023年03月07日 oldmiow 天文攝影單元式入門教學系列 天文攝影的數位影像 (1) : 數位影像與直方圖      而如今的 天文攝影乃至觀測 ,多半使用半導體感光元件記錄影像, 相比底片 (膠片) 或感光板之類的元件 ,除了使偵測光子的性能大幅提升,也使影像處理難度和成本的大幅下降。      由望遠鏡、鏡頭之類的光學端所成像 的光,會抵達「成像面」上的不同位置,從而被感光元件上 不同位置的 像素記錄下來 ,不同位置的亮暗以光所產生的信號電荷 (電子) 多寡所反映,這些電子儲存在像素內。      當不同像素內的電子被分別讀出,並轉換成以數字表示強度的形式,就可以形成電腦中的數位影像 (數字圖像) ,瞭解 數位影像 與其對應的 直方圖 ,就能幫助我們判讀和處理數位影像。   § 數位影像 (數字圖像)      (圖一) 左上是一個假想的感光元件,一個灰色方格表示一個像素,其中的黃色圓點表示像素中儲存的信號電荷,也就是電子。若這個感光元件的信號電荷以一個3bit解析度 ( 分辨率 ) 的ADC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類比數位轉換器,或稱模擬數字轉換器) 來轉換 ,表示ADC可以分辨出8 「格」 ( 2³ = 8 ) 亮暗數值,在電腦中最暗的強度通常以0表示,因此記錄的範圍是0到7,共8格數值。此處假設增益 (Gain)爲 1 e⁻/ADU ,表示1個電子 ( e⁻ ) 產生數位強度爲1,數位強度通常被稱爲ADU (Analog to Digital Unit)。       (圖一) 右上就是將左上的電子轉換成數字表達之後的樣子,如果再將之以亮暗重新顯示出來,就成了下方那樣。 (圖一),數位影像示意圖       ADC的解析度通常無法修改,一個16bit解析度的ADC可以輸出65536種亮暗數值,倘若要完整記錄下所有可能的亮暗數值,就需要16bit位深 (位元深度) 的數位影像。倘若使用位深更低的數位影像,比如採用8bit位深的數位影像來紀錄,因爲8bit影像只能記錄256格強度數值,所以原本16bit影像可以區分出不同亮暗的像素,在8bit影像下可能一樣亮。像是16bit影像下的強度0到255,在8bit影像下記錄成0,1 6bit下的256到512,在8bit影像下記錄成1。      不同

天文攝影的鏡頭: 另類選擇 - 酒紅鏡頭

圖片
oldmiow 天文攝影的鏡頭:  另類選擇 - 酒紅鏡頭      用來天文攝影的鏡頭得花多少錢? 這個問題非常寬泛,要明確回答該問題,得進一步確認鏡頭的參數及性能,比如鏡頭焦段多少,色差、像差等等鏡頭光學瑕疵嚴重否,貴一些的鏡頭 通常 對光學瑕疵 校正得更好,但是一些便宜的鏡頭,也能有令人接受的 表現,比如下方 (圖一) 影像是由一顆鏡芯約200新台幣的鏡頭所拍攝。   圖一,著名的 "北美洲星雲" NGC7000及周邊區域 以焦距90mm的酒紅鏡頭搭配D5100相機 於重光害區下,採單張影像1分鐘曝光, 共曝光180張亮場影像      本文將介紹該款 焦距 90mm 焦比f/4.28 線掃描鏡頭 (俗稱酒紅鏡頭) 的 成像品質 、 鏡頭設計與外觀 ,最後 總結 使用 這顆鏡頭的 感想 。 §成像品質      遙遠的恆星是很好的近似點光源,近似點光源的成像如同圓點,因此被稱為 "星點" , 天文攝影可以透過 "星點" 評判鏡頭的光學品質 ,評判方法主要 大小 、 顏色 以及 形狀 。        星點在成像面的 大小 需要透過 天文攝影的感光元件 (4) : 像素大小與採樣 介紹的方法才能準確得知,不過經驗上,若感光元件的像素大小約 4~5微米,數位影像中 星點的寬度在4~5像素算是不錯的 (FWHM大概3個像素) 。        而顏色跟形狀可以直接觀察影像來判斷,透過 顏色 可以判斷色差 (色散) 是否嚴重。在嚴重色差的情況下,星點外圍會有嚴重的色圈,比如藍圈或紫圈 (俗稱為藍色或紫色 "溢出") ,代表藍紫色光成像的星點較大 , 任何帶有透射鏡片的光學系統都有色差,只是色差 是否 少到無法察覺,為了克服色差,可以透過多組鏡片以及加入低色散鏡片來輔助修正,通常焦比越慢,色差越容易克服,但 就算採用了ED鏡片,也無法保證 基本 "無色差" , 比方Nikon 180mm f/2.8 ED AI-s這顆使用ED (Extra low dispersion, 超低色散) 鏡片的鏡頭, 星點外圈依然有紅偏紫色的色圈。         圓形自然是星點最好的 形狀 ,影像中心的星點應該要是圓的,若不圓則 可能 表示組裝品質不良造成光軸偏移,或感光元件因為接環

另類天文攝影: 阿勒泰隕鐵金相

圖片
點擊查看其他文章 ---------- oldmiow 另類天文攝影: 阿勒泰隕鐵金相         用望遠鏡拍攝小行星、彗星屬於天文攝影,那用顯微鏡拍攝墜入地球的殘骸,自然也屬於天文攝影。      以前就讀材料科學系時學習過金相的製備,剛好近期從我國大陸地區購買了一塊產自新疆阿勒泰地區的隕鐵切片,便做了金相觀察。   圖一,剛買來的阿勒泰隕鐵切片,樣品長約1.6cm      金相學 (Metallography) 是 微觀研究金屬材料的領域,其中最常使用的方式是光學顯微鏡觀察,通常金屬並不是完美的單晶體,且內部可能有不同成分、型態組成的組織,將金屬試樣打磨平整並拋光,再以腐蝕液腐蝕表面,由於不同組織的抗腐蝕能力不同,容易被腐蝕的區域較粗糙,導致漫射掉從金相顯微鏡物鏡射出的光,因此影像上顯得較暗,同時晶體顆粒之間晶界的自由能較大,更容易被腐蝕而顯得較暗,因此顯微影像也可以觀察晶粒的大小及型態 (如果有的話) 。若觀察方向和光線照射方向不同,則樣品較粗糙的部分應該更容易漫射光,使原本不會反射到觀察方向的光能夠反射到觀察方向,因此看起來較亮,和垂直照明的金相影像中看到的亮暗組織相反。   圖一,打磨、拋光並以低濃度硝酸酒精溶液 腐蝕後的阿勒泰鐵隕石樣品,可見粗大的晶粒      在使用砂紙打磨後採用氧化鋁粉拋光,接著以硝酸酒精溶液 (nital) 腐蝕後即可顯現金相,由於這種材料較軟,沒有拋光機不好操作,因此很多刮痕沒有打磨掉,所幸不是以前修金相實驗課的時候,影像上一條刮痕扣十分。      下方 (圖二) 是側向照明的影像,較花的部分應該是 Kamacite (錐紋石) ,鐵含量較高,這種組織在生成的時候會排除多餘的鎳,而鎳較多的 Taenite (鎳紋石) 組織則會在旁邊形成,看起來較光滑。   圖二,側面打光下的金相      (圖二) 隕鐵的大顆 Kamacite 晶粒值得注意,大概有數毫米大,相比於一般常見的金屬材料,比方下方 (圖三) 是鐵罐的低碳鋼馬口鐵瓶蓋,一顆晶粒只有幾十微米,大小差了大概百倍。   圖三,馬口鐵瓶蓋金相 (低碳鋼) Pearlite (波來鐵) 是 Ferrite 和 Fe₃C交疊 形成的層狀組織,容易被硝酸腐蝕, Ferrite (肥粒鐵) 則是低碳的鐵α相組織,較不容易被腐蝕   圖四,和 (圖二) 同樣的位置,但採用 更大

天文攝影的感光元件 (5) : QE及暗電流

圖片
點擊查看其他文章 ---------- (1) : CCD與CMOS感光元件 (2) : 實現彩色影像 (3) : 元件尺寸與視角 (4) : 像素大小與採樣 >>> (5) : QE及暗電流 <<< (6) : 讀出噪及 滿井電荷 ---------- oldmiow 天文攝影單元式入門教學系列 天文攝影的感光元件 (5) : QE及暗電流      在前四篇文章中介紹了天文攝影使用的兩類感光元件 - CCD以及CMOS感光元件,以及感光元件的兩樣表面上直觀的參數 - 尺寸以及像素大小, 在不改變望遠鏡光學端的情況下, 感光元件的尺寸影響了影像對應天空的視野;而像素大小影響了對天空採樣的精細程度 (每一個像素的視野) ,接下來幾篇文章將深入感光元件本身,介紹其內在 參數和特性,最後在 天文攝影的感光元件 (7) : ADC、雜項與總結 會透過這些參數和特性總結說明感光元件的性能差異,以及CCD與CMOS感光元件之間的性能區別。   § QE 量子效率      QE (Quantum efficiency) ,也就是量子效率,最高100%,影響進入像素感光區的光子有多少機率會產生信號 電子 ,比如QE是60%,意味著大概100個光子進入像素感光區,會產生大概60個信號 電子 儲存在像素中,QE越高則感光能力越高,一些人錯誤地以為數位相機的ISO提高會增加感光能力,但是影響感光性能的唯一參數只有QE,而ISO只是影響了信號放大器的放大倍率,想了解ISO可參考 天文攝影的相機設定 : 增益/ISO及飽和電荷      感光元件的QE實際上隨著光的波長而變化,下圖是一張根據常見感光元件實際情況所假想的QE圖,橫軸是波長,縱軸則是QE,標記Mono的灰色曲線是像素前方沒有色彩濾鏡的QE,而藍、綠、紅曲線下則分別是彩色感光元件中,考慮像素前色彩濾鏡影響後,三色像素分別的QE,想了解R、G、B三色像素和彩色影像是怎麼來的,可以參考 天文攝影的感光元件 (2) : 實現彩色影像   (圖一) 近似真實情形的模擬QE圖      上圖中值得注意的現象是,我們一般認識的藍、綠、紅色並不嚴格適用於彩色感光元件,比如紅光依然可能在主要接收綠色或藍色的像素上產生出信號 電子 ,只是機率較低些,甚至有些感光元件的紅、藍、綠色彩濾鏡還可以讓部分紅外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