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1的文章

天文攝影的信噪比: 決定圖像品質的基石

圖片
oldmiow 天文攝影單元式入門教學系列 天文攝影的信噪比 : 決定圖像品質的基石           上手天文攝影預處理與疊合 : Siril操作示範 彩色篇 文中一大重點便是"疊合" (stacking),有些文章稱"疊加"(通常不是加法),另有稱"積分" (integration),總而言之就是拍攝多張影像,將多張影像透過平均值 (或其他方式,比如中位數) 結合成一張影像,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提升信噪比,也就是信號 (訊號) 對噪的比值,不為過地說,足夠高的信噪比是好天文攝影作品的一大基石。 信噪比的效應 (圖一),IC342 "隱藏的星系" 這個星系的視大小將近三分之二個滿月大, 但是由於視方向上靠近銀河盤面, 受到銀河系塵埃的消光影響,亮度相比 M101 (風車星系)、M51 (螺旋星系) 更暗,更難拍攝,也因此更冷門, 較少人拍攝這個目標,筆者在2019年11月底 前往合歡山時便選擇拍攝這個目標, 這也是筆者第一個拍攝總曝光時間 超過五個小時的天體,總曝光時間6小時9分鐘。         (圖一) 為筆者所拍攝並處理的IC342星系,雖然影像沒有達到非常高的信噪比,但是信噪比已足夠顯現出許多不同的結構比如星系的螺旋,且畫面也相對滑順,沒有太明顯花花綠綠顆粒感的情況 。      如果信噪比太低,影像則會有很重的顆粒感,顯得花花綠綠的,如下方 (圖二) ,注意圖中比較亮的區域相對於較暗的區域,沒有那麼嚴重的花花綠綠感,這引出了個重要概念 - 同一張影像上亮度不同的 部分 信噪比不一樣,亮部信噪比較好。 (圖二),M42 獵戶座大星雲   上手天文攝影預處理與疊合 : Siril操作示範 彩色篇 文章一開始那幅M42作品 (見下圖) 的 曝光30秒單張原始素材裁切局部,經過去拜爾、 轉色、非線性處理,用以展示低信噪比。 (圖三),M42 獵戶座大星雲 完整介紹見 上手天文攝影預處理與疊合 : Siril操作示範 彩色篇 原始素材由 Aaron Chen 提供 疊合了72張(圖二)30秒曝光的影像, 經過預處理、疊合、後處理完的成品, 圖像明顯顆粒感減少,更滑順了, 顏色差異來自校準跟調色,此外 (圖二) 的 低信噪比會影響校準的準確定,也更難 調出多采多姿的顏色,容